她沒有名姓。在浩瀚人羣中,她的存在就像一滴水,渺小而微弱,無人會將視線投注在她身上。
朝聖者在夜裏聚成一大片黑色的剪影,而她則隱藏在短短一弧輪廓之下。她是深深潛在世界背面的、缺氧的魚,形骸枯槁,容顏憔悴。
可是,這樣的她,一步一叩首,一路逆流,以最卑微虔誠的姿態向上天祈求一瞥目光的慈悲———為了她病重的女兒。
我們生來就是渺小又軟弱的人類,我們的生命是無盡光陰裏的一瞬。個體的卑劣與偉大,對整個世界來説,都毫無意義。但當人不再囿於一己悲歡,而投身於愛,他的生命將得到昇華。
周國平談到喜歡與愛的概念時,説喜歡是想得到,而愛是願付出。真正的愛便是以一瞬向永恆的皈依。擺脱天生的利己主義,反叛式地踏上另一條羊腸。從此我將他人的悲喜當成我的悲喜,將他人的生命看作我的生命。愛如潮水,是古往今來生生不息的長河。
所愛是人的軟肋,但愛本身卻是最堅固的鎧甲。“我從不否認生命的脆弱,卻害怕人臣服於生命的卑微。”愛便是不甘於卑微的宿命而發出的挑戰,為了所愛,披上戰甲,執起武器,向命運發起哈姆雷特和雷歐提斯式的決鬥。生命總是苦難的,但是這些愛如同廢墟上盛開的鮮豔的花,如同荒原上長起的草,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
愛願是無法磨滅的,它要人的目光穿過重重的暮靄,穿過凜冽的狂風,去攫取一線光亮。你聽啊,山脈在呼嘯,血液在燃燒,柔軟的心用深情武裝,要拿淚水和懺悔鋪路,艱難跋涉向希望與救贖。心懷愛願的人,總能得到希望的垂憐。他們也許遍體鱗傷,但是他們的心裏卻養着一天星光,那光芒熠熠生輝,有着在光年之外都能看見的閃耀。他們是浪漫主義的詩人,將生命譜寫成愛的詩歌。
愛者是天真的。愛的本質是對世界的信,是對感情有恃無恐的揮霍。坐擁命運的至寶,他們都是生活的富人。愛給人以目標的指引,愛者沒有方向的踟躕,他們所要思考的不過是如何克服崎嶇坎坷,抵達彼岸。當我們歷經生活曲折,世間蹉跎,千萬不要忘了如何去愛。愛是廣漠裏一泓清泉,給人以生命的滋潤,給人以力量與勇氣,去面對凡塵中種種的風刀霜劍。
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痛苦,每一個寒冬都是那樣的冰冷而漫長,好像一旦閉上眼,就再也看不到春天。可是,愛卻能跨越個體的界限,讓彷徨的靈魂嚐到安寧。在黑夜裏行路的、孤獨的朝聖者,如果看見了同路人,即使相逢是那樣短暫,即使不知是否在走向同一個聖地,多少,也會感到一點慰藉吧。
願愛能成為天下的舟,渡人類過苦海。